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6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64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358篇
内科学   245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413篇
外科学   324篇
综合类   614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36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30篇
  6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5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526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对携带BRCA1/2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实施乳腺预防性切除及I期重建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3例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就诊的携带BRCA1/2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其中2例携带BRCA1突变、1例携带BRCA2突变,均有乳腺癌家族史,年龄为34~36岁,实施预防性保留乳头-乳晕的双侧乳腺切除和Ⅰ期假体重建术。结果:3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均无乳腺癌发生,对重建乳房外形满意,且焦虑和恐惧情绪显著下降,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对携带BRCA1/2突变且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中国健康女性,在严格筛选的基础上,可慎重开展乳腺预防性切除及Ⅰ期重建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基于原发肿瘤及淋巴结CT特征建立评分模型预测食管鳞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RLN-LN)转移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并清扫RLN-LN的92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RLN-LN转移组(n=37)和非转移组(n=55)。评估术前CT图像,记录食管癌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长度、肿瘤厚度、厚度/长度)、RLN-LN大小(淋巴结短径、长径、短径/多平面重建(MPR)最长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评分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评分模型及独立预测因子诊断RLN-LN转移的效能,采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应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拟合度。结果:肿瘤位置、肿瘤长度、RLN-LN短径、短径/MPR最长径是RLN-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其诊断RLN-LN转移的AUC分别为0.586、0.705、0.831、0.777。基于以上4个CT特征建立评分模型,评分模型诊断RLN-LN转移的AUC为0.903(95%CI 0.846~0.959),优于各单一CT特征(Z=5.812,P<0.001;Z=2.161,P=0.030;Z=2.929,P=0.003;Z=4.052,P<0.001)。拟合优度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0.555,校准曲线提示评分模型预测RLN-LN转移风险与实际转移风险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CT图像的评分模型有助于食管鳞癌RLN-LN转移状态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对比分析T1WI_Star_VIBE_FS序列在头颈部肿瘤患者MR定位中不同扫描方式对图像质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等参数的影响,确定优选扫描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例头颈部MR定位患者,分别采用组织补偿法(A组 23例)、分段扫描拼接法(B组 18例)和二者结合法(C组 37例)进行增强扫描,对比上述3种扫描方式获取的图像质量、颈前部软组织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结果 C组扫描方式可获取较高的图像质量评分;3种扫描方式获取图像的SNR的平均值分别为 214.70±148.78、91.95±59.26、307.61±127.80;CNR的平均值分别为 208.74±148.27、85.79±59.50、301.58±127.48;C组在图像质量评分、SNR和CNR方面均明显优于A、B组(P<0.01)。结论 推荐使用组织补偿和分段拼接扫描相结合方式作为头颈部肿瘤放疗MR定位的优选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7.
8.
背景与目的:由于存在病理学低估,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否需要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仍有争议。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索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诊断的DCIS出现病理学低估的危险因素,探讨穿刺病理学诊断为单纯DCIS的患者免除腋窝SLNB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4年10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收治的符合以下条件的乳腺癌病例纳入研究:女性;超声引导下CNB诊断为乳腺DCIS(含微浸润);腋窝淋巴结临床阴性;接受规范的手术、放疗或全身系统性治疗。统计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χ 2 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病理学低估比例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探索病理学低估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纳入单纯DCIS、DCIS伴微浸润和DCIS可疑微浸润分别360、63和31例。单纯DCIS术后病理未升级占56.4%,升级为微浸润癌和浸润癌分别为21.7%和21.9%;后两组术后病理学诊断为微浸润癌的比例为30.2%和35.5%,浸润癌的比例为66.7%和6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3 cm和核分级高发生病理学低估的风险,分别是肿瘤≤3 cm和核分级中低的1.97倍(95% CI:1.17~3.32,P=0.011)和2.30倍(95% CI:1.34~3.98,P=0.003),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不确定(OR=0.37,95% CI:0.19~0.72,P=0.003)和阳性(OR=0.38,95% CI:0.20~0.73,P=0.004)发生病理学低估的风险低于HER2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3 cm、核分级高、HER2阳性的CNB单纯原位癌的病理学低估比例最高,为73.1%;肿瘤>3 cm、核分级高、HER2不确定的病理学低估比例最低,为11.9%。结论:超声引导下CNB诊断的DCIS伴微浸润或DCIS可疑微浸润病理学低估的比例远高于单纯DCIS,二者不能免除SLNB。肿瘤>3 cm、核分级高和HER2阴性是术前单纯DCIS出现病理学低估可能的危险因素,单纯DCIS仍需行腋窝SLNB。  相似文献   
9.
内分泌治疗因其兼具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是激素受体阳性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内分泌领域进展迅速,很多新型药物相继出现,其中包括多种可以逆转或延迟内分泌耐药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4/6抑制剂。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可为激素受体阳性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延迟至化疗时间,正逐渐改变国内外激素受体阳性进展期乳腺癌的治疗模式。本文将就CDK4/6抑制剂在激素受体阳性进展期乳腺癌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伴随其显著疗效的是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观察帕博丽珠单抗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初步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单抗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因子及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入组一项"帕博丽珠单抗作为二线治疗中国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Ⅰb期临床研究(Keynote-151)"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分期、原发部位、既往化疗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及基线外周血细胞计数,以及药物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和疗效相关信息。不良事件根据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Adverse Events,CTCAE)4.03版评价,疗效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1.1标准评估。结果:帕博丽珠单抗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达88.9%(48/54),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0%(7/54),无死亡病例;肝毒性是导致中断和终止用药的主要原因;分析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所观察各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不良事件的发生与疗效相关分析提示白癜风(P=0.001)和甲状腺功能异常(P=0.007)与疗效相关。结论:帕博丽珠单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以1~2级为主,耐受性较好;肝毒性对试验药物应用影响最大;白癜风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均可能是疗效较好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